您好,欢迎来到广东聚广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!

二手贴片机厂家

全国财富热线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电话:0769-81554191

传真:0769-85358433

联系人:陈先生

手机:135 8082 8702

邮箱:101@juguangheng.com

QQ:2355622788、2355622781

网址:www.juguangheng.com

公司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新安元岗街5号1栋302室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  新闻动态   行业资讯

有哪些适用于高功率激光打标机的散热材料?

作者:聚广恒 来源: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公司联系,电话:13580828702; 时间:2025-08-11 16:21:39 浏览次数:

有哪些适用于高功率激光打标机的散热材料?

一、高导热基底材料:热量传导的核心载体

基底材料直接接触激光增益介质(如巴条激光器、光纤合束器、CO₂激光管),需具备超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(CTE)匹配芯片机械强度等特性,以实现热量从热源到次级散热结构的高效导出。

1. 金属类基底

  • 无氧铜(OFHC)
    热导率高达 390–400 W/m·K,成本效益突出,广泛用于激光巴条封装、热沉基板及液冷微通道结构。表面镀金或化学镀镍工艺可增强抗氧化性与热界面接触效率,适用于高反射材料(如铜、铝)加工场景。
  • 钨铜合金(W-Cu)/ 钼铜合金(Mo-Cu)
    通过调节钨(钼)与铜的配比(典型比例 50–80% W + 20–50% Cu),将热导率控制在 150–200 W/m·K,同时将 CTE(热膨胀系数)精准匹配半导体芯片(7–8 ppm/°C)。此类材料兼具高强度、抗电弧侵蚀及低热阻特性,成为高功率巴条激光器封装的优选基底,有效抑制热应力形变。
  • 银(Ag)/ 金(Au)镀层优化
    在无氧铜基底表面电镀银层(热导率 429 W/m・K)或金层,显著降低界面热阻(尤其是焊接区域),进一步提升热传导效率。金锡合金(Au80Sn20)焊料配合铜基基底可实现<0.1 K・cm²/W 的超低界面热阻。

2. 陶瓷类基底

  • 氮化铝(AlN)陶瓷
    核心优势:
    • 超高热导率(170–230 W/m·K)接近铜基底;
    • 电绝缘性优异(击穿电压>15 kV/mm),适用于高压驱动电路隔离;
    • 低热膨胀系数(4.5–5.5 ppm/°C)与硅基芯片高度匹配,减少热循环应力。
      通过直接镀铜(DPC)或共烧陶瓷(AMB)技术集成金属线路,成为紫外激光器、精密振镜散热及 3D 动态聚焦模块的主流基底。
  • 碳化硅(SiC)陶瓷
    新兴材料兼具高热导率(4H-SiC 约 200–490 W/m・K)高硬度(仅次于金刚石)耐高温抗氧化性,适用于极端高功率密度器件。例如,西湖大学开发的碳化硅超透镜利用材料本身的高效散热能力,无需额外水冷即可抑制高功率激光辐照下的热漂移效应,焦点偏移量仅为传统物镜的十分之一。
  • 氧化铝(Al₂O₃)陶瓷
    虽热导率较低(20–30 W/m·K),但成本经济、化学稳定性强且易于加工,常用于低功率激光器辅助散热或对绝缘要求高的非核心部件。

二、热界面材料(TIM):最小化接触热阻的关键层

热源(芯片 / 光学元件)与基底 / 散热器间的界面热阻占总热阻的 30–50%,高性能 TIM 可显著提升整体散热效率:

1. 金属基 TIM

  • 金锡合金(AuSn)/ 铟(In)焊料
    用于芯片与基底的共晶键合,热导率极高且长期耐高温(金锡熔点 280°C),实现<0.1 K・cm²/W 的超低界面热阻。适用于巴条激光器等高功率芯片的永久封装。
  • 烧结银膏
    纳米银颗粒烧结后形成连续金属网络,热导率可达 200–400 W/m·K,替代传统焊料解决热疲劳问题,支持多次拆装维护。

2. 复合柔性 TIM

  • 导热硅脂 / 凝胶
    填充微米级间隙(平整度误差<10μm),热导率范围广(1–12 W/m·K)。含银 / 铜颗粒的高导型硅脂(如>8 W/m・K)用于高功率激光器与水冷板贴合;低挥发、高绝缘型适用于光学镜片周边。
  • 金属导热层 + 柔性缓冲层复合结构
    通过仿生鳞片或树状结构设计(如石墨烯铝复合均热板),在增强热传导的同时缓冲器件热膨胀应力,延长热循环寿命。例如,TEC 半导体致冷器冷端与激光器芯片间采用 0.1mm 铜箔 + 导热凝胶组合,将接触热阻降至最低并适应微振动工况。

3. 石墨 / 石墨烯基 TIM

  • 高定向热解石墨(HOPG)膜
    面内热导率>1500 W/m·K,厚度仅数微米,用于超薄空间(如手机激光器模块)快速均热,替代部分金属层减轻重量。
  • 石墨烯导热膏
    纳米级石墨烯片填充硅脂,提升横向热扩散效率,适用于光纤激光器泵浦源等点热源的均热补偿。

三、辅助散热材料:多机制协同强化热管理

此类材料通过相变、流体驱动或特殊结构设计,解决局部热点、瞬态热冲击及空间受限等难题:

1. 热管与均热板(VC):零功耗均热方案

  • 热管
    真空密封管内填充液态工质(水、丙酮或液态金属),蒸发 - 冷凝循环将热量从热源端快速传递至远端散热鳍片。铜基热管热导率可达50,000 W/m・K 以上,常用于振镜电机、聚焦镜组等精密光学元件均热,避免局部过热导致光路畸变。
  • 全激光制程均热板(VC)
    创新工艺采用激光直接制备微纳结构吸液芯(如纳米波纹 / 菜花状亲水层),提升毛细力极限与蒸发效率。超薄设计(厚度<1mm)适配机器人手臂等紧凑空间,替代传统笨重散热片。

2. 相变材料(PCM):缓冲瞬态热冲击

  • 有机 PCM(石蜡、脂肪酸)
    熔点范围 30–80°C,吸收激光脉冲峰值热量(如 QCW 脉冲激光)时发生固 - 液相变,存储潜热并平缓温度波动,降低液冷系统瞬时负荷,节能达 40% 以上。常用于激光器模块周边间隙填充。
  • 金属合金 PCM(如镓基合金)
    更高熔点(>100°C)与热导率(>100 W/m・K),适用于超高功率密度场景(如 20kW 级光纤激光器),但成本较高限制普及。

3. 喷射冲击冷却(Impingement Cooling)材料:应对极限热流密度

通过微喷嘴阵列将冷却液(去离子水 / 乙二醇)以>10 m/s 高速垂直冲击热源表面(如激光晶体端面),破碎边界层提升对流换热系数,局部散热强度可达2000 W/cm²。此类方案需搭配耐蚀性材料(如不锈钢喷嘴、陶瓷衬里)防止长期冲刷损耗,用于千瓦级单模光纤激光器等超高热流密度器件。

四、冷媒直冷与液冷系统关键材料

高功率设备依赖主动循环冷却时,材料选型直接影响系统效能与寿命:

1. 冷媒直冷系统(如 AAC 空调直冷)

制冷剂(R410A 等)在闭环中蒸发吸热,压缩机驱动循环。核心部件需耐受高压、低温及化学腐蚀:
  • 蒸发器 / 冷凝器管材:采用高纯度无氧铜管(内表面光滑降低流阻)或铝翅片管增强换热面积;
  • 密封材料:氟橡胶 O 型圈 + 丁腈橡胶复合垫片,确保 - 20~50℃工况无泄漏。

2. 工业液冷专用材料

  • 冷却液
    去离子水 + 乙二醇(防冻防垢)是基础,但高功率场景需专用配方:
    • 添加有机羧酸盐复合缓蚀剂防止铜 / 铝管路腐蚀(如华清 HQ-PL1 系列冷却液);
    • 定制冰点(-60~-20℃)适应极端环境,避免北方冬季结冰胀管。
  • 微通道液冷结构材料
    激光增益模块嵌入微米级(50–200μm)流道的基底,多采用高纯度铜或氮化铝陶瓷,表面电化学抛光减少流阻并提升抗腐蚀性,实现1000 W/cm² 以上热流密度散热

五、智能热管理增效材料

集成传感与动态调控的材料方案优化系统能效:
  • 导热导电复合涂层
    在散热器表面喷涂石墨烯 - 银复合涂层,提升红外辐射散热效率(ε 值>0.9),同时电磁屏蔽防止干扰激光器控制电路。
  • 形状记忆合金(SMA)温控阀
    根据冷却液温度自动调节流量,避免传统电动阀能耗与故障率,提升散热系统响应速度。

六、材料选择与应用场景适配指南

选择散热材料需综合考量激光器功率等级、加工材料特性、环境条件及成本预算:

激光器类型 适用基底材料 TIM 优选方案 辅助散热方案
高功率光纤激光(≥50W) 无氧铜 / W-Cu 基底 + AlN 陶瓷热沉 烧结银膏 / 高导硅脂(>8 W/m・K) 液冷微通道 + 热管均热
CO₂激光(≥30W) 无氧铜管热沉 纳米银填充硅脂 液冷系统 + 相变缓冲层
紫外激光(≥15W) AlN 陶瓷绝缘基底 超薄石墨烯膜 / HOPG 风冷 + 热管(低功率)或液冷
高反射材料加工 镀金无氧铜基底 + 氮化铝加强筋 金锡合金焊料 + 柔性 TIM 液冷强化 + 氮气保护
高温 / 高湿环境 不锈钢增强液冷管路 + 防腐涂层 耐候型硅凝胶 冷媒直冷(AAC)或闭环水冷

行业趋势与创新方向

  1. 复合散热材料普及:碳化硅(SiC)超透镜、石墨烯铝复合均热板等多材料协同设计成为主流,兼顾轻量化与极限散热能力。
  2. 仿生微纳结构突破:树状 / 鳞片微观散热设计(如昀冢科技激光陶瓷热沉)、激光制备超亲水吸液芯均热板(镭纳科技),进一步降低热阻瓶颈。
  3. 冷媒直冷替代升级:GW 光惠主动式空调直冷技术(AAC)通过制冷剂闭环摆脱水冷依赖,在恶劣工况下仍保障激光器结温安全,尤其适用于空间受限的机器人集成场景。
  4. 智能材料融合:集成 AI 温控的 TIM 热阻自优化、SMA 动态流量阀等,推动散热系统向预测性维护与能效最大化演进。

     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与我们公司联系,电话:13580828702;

     

上一篇:高功率激光打标机的散热瓶颈有哪些解决方案?

下一篇:已经是最后一篇了

返回

聚广恒logo聚广恒微信公众号二维码

广东聚广恒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备案号:粤ICP备16011433号

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新安元岗街5号1栋302室 
全国财富热线: 13138834099  传真:0769-85358433
电话:0769-8155 4191
E-mail:101@juguangheng.com 

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2787号

 

 

公司营业执照

 
内贸售前:
售后: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0769-8155 4011

"扫一扫"关注我们